OT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起源:美国1917年3月成立了国家作业疗法促进会,1923年更名为“美国作业疗法协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精神病患者及战伤伤员的精神心理异常者的增多,促进了作业疗法的应用和发展。这个时期,作业疗法在美国发展较快,波士顿、费城等地于1919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批作业疗法学校,培养作业疗法人才。
1.作业治疗适应症: 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2.作业治疗禁忌症:严重精神、意识障碍,且不能合作的患者;急、危重症及病情不稳定患者;需要休息的患者。
3.适应人群:肢体残疾、儿科、发育缺陷、学习困难和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
4.现目前开展的治疗方法:
(一)个人日常生活活动这是作业疗法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任何患者在遭受意外或患病后,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常常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例如:个人卫生(洗脸、刷牙、梳头)、吃饭、穿脱衣服、如厕等,需要让患者通过学习获得独立完成的能力,如不能完全独立,也要尽可能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能够部分的独立完成。
(二)功能性的作业活动又称运动性的作业活动患者无论进行哪一种作业活动都必须完成相应的动作。例如:沙板磨可以通过工作条件的变化,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负荷,改变动作复杂性,使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体力、耐力及平衡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因此作业疗法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种种动作巧妙地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患者进行治疗。
(三)心理性的作业活动是通过作业活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种疗法。例如:偏瘫患者患病后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否认、不安、急躁、抑郁、悲观等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作业疗法师应该通过作业活动给患者以精神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与烦恼或给患者提供一个发泄不满情绪的条件,如利用本工、皮革工艺、编织等作业活动,使患者在活动中得以解脱。还要设法创造条件,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
(四)辅助具配制和使用训练辅助具是患者在进食、着装、如厕、写字、打电话等日常生活、娱乐和工作中为了充分地利用残存功能,弥补丧失的能力而研制的简单实用、帮助障碍者使之自理的器具。辅助具大部分是治疗师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予以设计并制作的简单器具。
5.操作技巧:手、上肢功能、上肢肌力、耐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改善灵活性、改善平衡协调性、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辅助器具的使用。
6.评估量表: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FIM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FMF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 PEDI儿童能力评估量表。
7.评估目的:确定功能障碍;确定代偿潜能,推断治疗潜力;制定治疗目标;确定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比较治疗方案优劣。